影像芯片+哈苏调校,拍摄玩法丰富在相机配置方面,这回OPPOFindN2同样下了不少功夫,不仅将主摄升级为了新的索尼IMX890大底传感器 ,配以4800万像素广角以及3200万像素长焦 ,而且还加入了自研的影像芯片马里亚纳X以及哈苏的专业调校 ,个人对它的相机表现还是挺期待的。而当雷电3 、USB4、雷电4遇到其他USB接口设备时(包括USB3.2Gen2x2) ,传输速度就只有最高10Gbps了。USB速度从最初的1.0、1.1、2.0到之后的3.0 、3.1、3.2,走的是一条技术升级路线。
那么 ,问题来了 ,为什么手机厂家都在卷影像性能呢 ?手机厂家为什么都在卷影像01影像提升成本更低相对于手机的其他性能 ,影像方面的提升 ,成本相对更低一些 ,图像处理器大概率都是采用索尼的 ,厂家只需要从中选择即可 ,再进行简单的软件适配和调教即可,研发成本也相对较低。还首创了原彩柔光环 ,将动态控光、纳米级柔光工艺、超感人像系统融会贯通,带来自然真实、接近影棚级的人像补光 。
到了10Gbps之后出现了分支 :一边是自成体系的USB3.2Gen2x2,另一边则是借鉴自雷电3的USB4接口。从实际的拍摄体验来看 ,OPPOFindN2的成像质量还是可圈可点的 ,尤其是在夜景里解析力很到位,有效控制住了曝光和噪点问题 ,明暗之间的过渡也非常自然 ,氛围感不错 。
而USB4接口则因为搭上了雷电3的快车,还没有雷电设备的强制认证成本 ,看起来更有发展前景(至少AMD投入了不少资源)。打个最简单的比方,音频如果你提升了解码元件,你作为厂家宣传的时候会选称音频提升 ,但用户拿到手里可能因为音源 、耳机等因素影响,体验不到太大的提升,最终导致用户端体验不大的结果。
以这种模式开启时,手机的画面也会锁定在外屏上,相当于一个自带的手机支架使用 ,各种创新的玩法确实给到了用户不少新鲜感。设备插槽由两部分触点组成 ,只插普通microUSB数据线时也能传输,但速度只有USB2.0水平。